综合百科

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时间:2024-03-18 08:11:21 浏览量:

1,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现在已经是通货膨胀很严重的程度了,CPI达到5%就已经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季度的统计数字已经超过5%了,但是这也只是统计局的数字,实际上的感觉已有10%。通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活质量的下降,涨价就和钱变少的效果是一样的,钱的购买力下降。时间久了,必然经济发展会崩溃,

2,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3,通货膨胀的发现会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通货膨胀,一般地定义为无支撑的货币供应量扩张,通货膨胀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十大影响: 1、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人为经济繁荣 不包括储蓄在内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能会导致人为经济繁荣,利率下降更快,刺激投资,还可能会导致投资项目资源不足,而资源的特点是稀缺性。当利率再次升高时,可能会导致危机与萧条。 2、通胀导致购买力下降财富再分配 扩张货币供应量可能会造成商品或服务价格上涨,谁先获得新增货币谁先获益,通货膨胀使得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同样现金购买力下降,财富再分配是不平衡的,离金融部门越近获益更多,离实体经济越近获益越少。 3、通货膨胀必须防止商品价格下降甚至通缩 生产率提高,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如果货币量保持不变,会导致整体价格下降,扩大货币供应量应当防止商品价格下降,设定一定参数保持价格稳定,如果出现通货紧缩,将会损害经济。 4、新增货币或更容易进入债市 扩张的货币更容易进入债务领域,通过融资增加消费,或者提高税收来提供资金,货币扩张刺激企业增加投资,个人增加消费,更容易导致债务增加。 5、通货膨胀让富人更富 新增货币进入股市,企业老总们借助资产负债表,发行廉价债券,并用这笔钱回购自己的股票。事实上,通过发行债券回购股票方式,大部分进入了企业高管股票收益薪酬中,而并未进入实体投资,而企业高管薪酬一大部分来自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通货膨胀下富人更富了。 6、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投机增加 新增货币进入后,并未流入实体部门,导致投机者增加,更多投资者离开实体部门,转向各种金融资产,一些投资者债务越来越高,更担心出现通缩风险。 7、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投资者避风险增购资产 购买力下降,投资者们更羡慕各种资产,投资各种资产来弥补货币供应扩张带来的损失,购买各种避风险资产来尽可能减少通胀带来的资金缩水。 8、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债务增加 货币扩张导致鼓励信贷,可能会导致债务增加,甚至一些小企业因沉重债务而破产。 9、通货膨胀或导致不良投资增加 信贷扩张刺激企业投资,债务增加,也可能会导致不良投资增加。 10、通货膨胀或导致自然资源越来越贵 资源和时间是有限的,通胀可能会导致稀缺的自然资源用完了,通货膨胀并不是实体部门真正需要的,通胀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用完了,原材料价格上升,环境承担不必要的负担。

4,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长期通胀对产出没有影响。短期通胀指的实际就是急剧通胀,这对产出在开始的时候会增加,随后会抑制需求。

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和长期中对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短期内,如果通货膨胀率较低,那么通货膨胀与产出水平就是正相关的,即是说,在价格水平上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伴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经济增长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因而产出水平也就比较高;相反,在存在通货紧缩即价格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通常比较慢,因而产出水平也会比较低。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仅仅表现在短期内,而且以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为前提。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例如超级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或是恶性通货膨胀,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也许就不存在。虽然在短期内产出水平与通货膨胀水平正相关,但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对一个经济社会的产出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是说,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无关。产出与价格水平之所以无关,是因为潜在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的效率,而不是取决于价格水平。

长期和短期是不一样的。在短期中(注意,此理论仅在短期内成立),通货膨胀通常由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当货币供给增加后,老百姓变得更有钱,则会增加需求,根据供给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也会增加,如此产出增加。而在长期中,根据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理论,产出只取决于劳动、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货币的供给,或者是说通货膨胀不会影响产出。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是清楚的,它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是建立在各个产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同的基础之上的,是以牺牲某些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为代价的,从总体来说对社会是没有好处的,因此适当的通货膨胀只能是刺激经济增长的药引子,而不能长期实行.否则带来的将是通货膨胀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从而整体上刺激经济的下滑.当货币当局宣称将采用某个通货膨胀目标时,该通货膨胀目标是事前最优的,它使得政府的损失函数达到最小。如果公众相信政府承诺,并按照这个承诺形成通货膨胀预期,随之设定名义工资,那么在给定名义工资下,先前所宣称的通货膨胀目标对货币当局而言就不再是最优的了,因为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可以提高产出,相机抉择的货币当局可以违反自己的承诺,采用更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就业,即货币政策存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但是公众在形成通货膨胀预期时也会考虑到政府违约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使得政府所宣称的通货膨胀目标从一开始就无法操作,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偏差的出现:均衡时相机抉择下的通货膨胀率要高于固定法则下的通货膨胀率,但两者的产出水平相同。

5,通货膨胀造成的后果

通货膨胀的后果,有不同的看法,当然不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1)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可以刺激有效需求。 (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管理,从而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 (3)中性论。即认为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从而使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相互抵消。 一般认为,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特别是在总供求基本均衡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极大,危害面很广,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坚决制止通货膨胀。 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这种对症下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且对症下药也要以某一方案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